业绩案例

PERFORMANCE CASES

华中科技大学聚变与等离子体研究

  聚变与等离子体研究所

      磁约束核聚变的目的是实现持续可控的核聚变能,从根本上解决人类能源需求。聚变能研发被国家列为“战略性前瞻性重大科学问题”,被美国工程院评为21世纪十四大科技挑战之一。聚变与等离子体研究所(以下简称聚变所)是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因应我国参与的最大国际合作项目--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www.iter.org)以及未来核聚变能研发的重大需求而成立的研究所,其宗旨是开展核聚变能源相关的基础研究和培养聚变能研发需要的复合型人才。聚变所通过对ITER计划的参与,实现了电气、物理、材料、能源、机械、控制、计算机等学科的交叉和发展,促进了新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提升了我校在未来尖端科技领域的影响力。

  
  2016年,加强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合作,建立教学科研合作平台,联合推进高水平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提高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决定依托高等学校整合提升并建设认定一批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华中科技大学聚变与等离子体所依托J-TEXT装置开展联合研究,与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丁分校、韩国国立聚变研究所、英国卡拉姆实验室等多个国际知名磁约束聚变研究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签署了正式的合作协议,汇聚了众多的国际领军人才,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结果。2016年11月教育部正式将华中科技大学申报的“磁约束聚变与等离子体”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列入立项建设名单。
  

  聚变所拥有由华中科技大学与美国德州大学奥斯丁分校共建的聚变实验装置J-TEXT。该装置是我国高校中唯一的大中型托卡马克装置,被纳入中国磁约束聚变发展路线图,也是依托于华中科技大学成立的“磁约束核聚变教育部研究中心”的主要研究平台。聚变所现有教师24人,技术人员13人,其中院士1人,教授5人,副教授7人。


J-TEXT装置俯瞰图



J-TEXT装置


目前聚变所在聚变工程技术、等离子体物理和核科学与技术等主要研究方向上开展了相关研究和人才培养,先后承担了国家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专项、“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重大基金等在内的国家级重大研究项目32项,研究经费超过1.5亿元。通过这些项目的研究。
  
  聚变所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托卡马克等离子体破裂控制与缓解,研究等离子体破裂产生的,破裂避免手段和缓解技术机理。
  磁约束等离子体输运和约束,研究湍流引起反常输运的机制,边界粒子流和热流控制方法。
  聚变工程技术研究聚变特种电源、控制与数据采集,大功率微波加热,高温等离子体诊断技术。
  聚变中子源研究高性能场反等离子体的产生技术,探索磁阱型磁压缩装置在聚变中子源中的应用。
  
  聚变所做为“磁约束核聚变教育部研究中心” 的挂靠单位,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已毕业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达173人。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聚变所鼓励优秀研究生积极参加国内、国际会议,与国内、国际同行互相交流工作进展,及时了解磁约束聚变的最新前沿问题并积极宣传聚变所的最新研究进展。2017-2018连续两年有博士研究生在重要国际会议上获得最佳墙报奖。此外,聚变所还为在读的优秀博士生提供去国际知名高校和研究院所,如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1人)、戴维斯分校(1人)、德国于立希科学中心(2人)、日本核聚变研究所(1人)长期访问学习的机会,与国际磁约束聚变顶级学者交流、合作。
  
  聚变所重视研究生培养质量,累计获得“国家奖学金”达30余人次,博士毕业生中有两人获得“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聚变所更注重研究生的长远培养,为国内、国际聚变届输送人才。聚变所毕业的多名研究生已经成为磁约束聚变界的优秀青年人才,在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华中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美国普林斯顿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室、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通用原子能等国内外重要科研机构担任重要岗位。
  
  2019年4月26日,全省科学技术奖励暨科技创新推进大会在武汉市洪山礼堂召开。电气学院聚变与等离子体研究所于克训教授牵头完成的“高频三维磁场调控磁约束聚变托卡马克磁流体不稳定性关键技术及应用”获科技进步一等奖。J-TEXT近几年在磁约束聚变研究方面发表SCI论文143篇,7篇论文评为国际聚变顶级期刊的年度亮点或封面论文,为中国聚变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
  
  目前,我国的托卡马克装置主要有华中科技大学的J-TEXT 装置、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的HL-2M 装置和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的EAST 装置。
  
  我国磁约束聚变的近期、中期和远期技术目标如下:近期目标(2015—2021 年):建立近堆芯级稳态等离子体实验平台,吸收消化、发展与储备聚变工程实验堆关键技术,设计、预研聚变工程实验堆关键部件等;中期目标(2021—2035 年):建设、运行聚变工程实验堆,开展稳态、高效、安全聚变堆科学研究;远期目标(2035—2050 年):发展聚变电站,探索聚变商用电站的工程、安全、经济性。


https://guba.eastmoney.com/news,601985,927364038.html